莱芜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307亿元 总量居全市第2位

时间:2025-08-12 18:49:00

大众网记者 周扬亮 吕磊 济南报道

8月12日,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芜区专场召开。

会上,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光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介绍了莱芜区锚定“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坚定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三大战略,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2024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307亿元、总量居全市第2位,获评山东省工业强县、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发展答卷。

聚焦筑链强基,推动产业集群迭代升级

莱芜区锚定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精准谋划“3+2”重点产业,加速布局“一城一谷一园一基地”,推动产业“链”上成长、集群发展。“一城”擎动,汽车产业全链崛起。2024年汽车产业链条产值突破350亿元、今年上半年增长10.4%,“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一谷”牵引,现代医药串珠成链。以鲁中国际生物谷为平台,聚力深耕中医药产业细分领域,宏济堂、华涛药业等9家骨干药企产能持续释放,互联网医院、医药贸易销售板块提速扩量,2024年产值实现翻番。

“一基地”焕新,钢铁产业蝶变升级。以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为依托,系统提升不锈钢、特种钢等先进金属材料的核心优势,培育医用钢、车用钢、海洋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钢铁+汽车”“钢铁+医药”链际融合,实现从“靠钢吃饭”到“用钢发展”。

“一园”破局,电子信息“无中生有”。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第一块LED屏生产下线,天莱科技等6个链群项目相继入园布局,产业生态雏形初显,锚定五年内冲刺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未来增长极正在孕育。

“龙头”引领,新能源装备聚链成势。以正泰电缆、泰莱电气2家企业为引领,集聚26家链群企业,推动氢能、储能、新型电力设备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打造了“制备+储运+应用”的“零碳”氢能全产业链条,建成全国首个“高压级联+集中液冷”储能项目,年内链群产值将突破50亿元。

聚焦项目提升,推动产业动能加速蓄积

莱芜区全面落实“四抓四提升”工作要求,推动政策、要素、力量向项目集中,构建滚动接续的项目推进格局。项目攻坚增后劲。三年来,全区梯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90个,强劲带动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智能网联重卡等93个项目建成投产,梅晔生物等97个项目加快建设,为工业大盘贡献产值增量334亿元。

精准招引延链条。围绕全区“3+2”产业集群,精准绘制、持续更新链群图谱,靶向开展“以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三年来,招引落地了飞龙医药等491个填补关键环节、提升链条韧性的优质项目,为产业长远发展积蓄强劲后劲。

要素保障强支撑。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水、电、路、暖、气管网持续完善,土地供给高效精准,融资渠道畅通拓宽,三年来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7.4亿元、争取设备更新再贷款额度39.3亿元,完成供地3100亩,为项目早落地、快建设、速达产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纵深突破

莱芜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迈进。

科技赋能提升“含金量”。持续开展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6家、省级以上“小巨人”“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49家。高水平建设创新平台,认定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31家。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近三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5亿元,年均增长6%。

数字赋能提升“含智量”。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和“工赋泉城”行动,“一企一策”推进产线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累计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9家、全区主导产业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泰禾生化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低碳赋能提升“含绿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先后实施了富伦钢铁高强工模具钢等40余个钢铁产业技改升级项目,2024年全区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9.6%,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80万千瓦,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35家,莱芜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聚焦服务优化,推动产业生态赋能提质

莱芜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系统优化服务体系与服务效能,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流程再造提效能。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重要抓手,推出24小时企业管家服务,构建咨询、协调、帮办、陪跑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不断擦亮“莱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做优生态聚人才。创新实施“平台提升”“暖心服务”两大工程,制定出台人才新政“双30条”,全力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平台、畅机制,打造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生态。近年来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9人、青年人才1.4万名,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靶向服务解难题。用好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政企直通车、服务专员等制度,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创新开展“百人助百企”专项行动,实施“十件助企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

工业强则区域强,创新兴则发展兴。在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时代浪潮中,莱芜区正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战略部署,以系统思维抓实“三个统筹”,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紧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全力推动钢铁、汽车等传统企业技改增资扩产,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精准培育现代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引导企业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与发展韧性。

统筹抓好项目建设牛鼻子和招商引资生命线。以“项目为王、落地至上”为导向,完善“134”项目推进机制,力促85个建设类项目提速增效、早日达产。以“强链补链延链”为路径,聚焦“3+2”主导产业,推行“一链一案一图一表”工作机制,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加速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统筹抓好要素供给保障和服务质效提升。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盼,强化资金、人才、创新等要素精准供给,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深度融合。深化“企呼我应、闭环落实”工作体系,畅通政企常态化沟通渠道,及时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

使命重在担当,功成唯有实干。莱芜区肩负着“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的硬核担当。在未来的发展中,莱芜区将聚力攻坚、全力突破,为工业强市建设贡献莱芜力量,书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