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 升温:清明假期博物馆活动精彩纷呈

时间:2025-04-07 08:45:00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我省文旅领域热度持续攀升,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全省29家博物馆延时闭馆,各级博物馆共举办54项主题活动与35项特色展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公众呈上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盛宴。据统计,清明3天假期,全省博物馆参观人数总计27.6万人次,“文博热”已然成为我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沉浸式实景演出,激发文博新活力

清明假期,长影旧址博物馆共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这一佳绩的背后,沉浸式实景演出功不可没。新剧目《长歌烽火》感人至深,该剧根据长影经典红色影片《上甘岭》和《刘胡兰》改编,将大银幕上的英雄故事搬上舞台,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大型舞台剧《长歌影魂》也完成更新,巧妙地将历史与现代交融,传递着浓厚的爱国情怀。馆内 NPC 还带来了互动型少数民族歌曲串烧,游客积极参与,好评如潮。来自江西的游客祝安琪感慨道:“这种 NPC 演出形式太新颖了,演员表演极具感染力,让我仿佛穿越到电影场景中,开启了一场别样的时空之旅。”

伪满皇宫博物院推出的大型红色舞台剧《炫・墨》之“抗联魂”同样备受瞩目。清明假期,该演出每天安排3场,每场观众上座率均超 80%。其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立体化的舞台展示,让现场观众能在短时间内系统地了解东北抗联历史,重温红色记忆。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举办的幼儿园非遗探秘之旅和沉浸式文旅演艺,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大人们也看得过瘾。

特色文化活动,打造魅力文化之旅

清明假期,伪满皇宫博物院人气爆棚,共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每天一开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便纷至沓来,伪满皇宫博物院将闭馆时间延时至18:00,并推出“兰徽幻影—溥仪‘御纹章’文物展”“1920年代:风尚逾百年新媒体艺术展”等精彩展览,带领游客穿越时空,领略历史文化魅力。伪满大勋位兰花大绶章、伪满兰花御纹章凤纹银壶等众多精美展品,工艺精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傀儡皇帝溥仪的生涯以及伪满洲国对日本的依附关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吉林省博物院同样游人如织,“奇思妙想考古记”博物馆教育课程、“我是抗联小战士”社区专场活动、“忙趁东风放纸鸢”公益体验活动等一系列内涵丰富、趣味十足的主题社教研学活动有序开展。省博物院工作人员刘梦娇介绍:“清明期间,我们每天都精心筹备特色鲜明、有趣有益的公益文化活动,力求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享受一场获得感与体验感满满的文化之旅。”省博物院、省考古所、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举办的“黑土地红石魂——吉林省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风云历程”展览,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热血年代,感受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党领导的东北抗联的英烈们坚守信仰、顽强抗争的英勇事迹,感受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据统计,省博物院在清明假期累计接待观众约4.2万人次。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特别策划了“跃动知春・感知满族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来自中小学校的孩子们走进满族博物馆,聆听历史,感知满族文化底蕴。

博物馆丰富多彩的活动赢得了市民游客的广泛赞誉。市民崔先生称赞道:“博物馆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在清明假期,各大博物馆推出的各类特色活动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游玩体验需求。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必须为他们点赞。”

省文旅厅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未来,全省博物馆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回应群众需求,让每一位游客既能“看得着”,更能“看得好”,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涵养精神力量。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学新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