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飞数据增收不增利,负债扩张面临价格战风险

时间:2025-04-22 15:4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实习生 张欣 广州报道

4月21日,广东奥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飞数据”,300738.SZ)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期内奥飞数据录得营业收入21.65亿元,同比增加了62.18%;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减少了17.92%。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谈及利润下滑的原因,财报指出,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固定资产20.69亿元,新增负债28.0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及负债带来折旧摊销及财务费用的大幅增加,是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原因之一。

从主营业务成本来看,折旧摊销从2023年的2.82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4.21亿元,同比增加了49.51%,主要是因为部分数据中心转为固定资产所导致。

财务费用从2023年的1.39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2.24亿元,同比增加了61.12%,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融资借款增加所致。

此外,由于客户自身经营原因,部分应收款项出现信用风险,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年内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准备合计8099.15万元,是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另一原因。

可以发现,在毛利率水平同比几乎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公司之所以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高负债、高投资的重资产经营模式导致各项费用支出大幅增加,降低了利润表现。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合计116.85亿元,总负债83.10亿元,资产负债率71.11%,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7.04个百分点,高杠杆扩张模式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自2020年以来,国家大力促进新基建投资,引发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市场对于算力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奥飞数据也因此正处于业务扩张期,有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投运或在建的自建数据中心主要布局在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环京地区的廊坊、张家口、天津以及成都等核心城市。

但行业仍面临新进入者和原有企业的扩张,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隐现,并导致整个IDC行业的整体毛利率下降。比如,竞争对手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正在加速布局环京IDC,行业价格战或挤压毛利率。

同时,算力基建热潮已经逐步退去。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原预计2026年底出现的全球数据中心产能高峰,现已提前至2025年,海外算力市场已经进入理性调整期,传统的高算力、大带宽、高能耗发展模式正被“资源效率优先”的新范式所替代。

国内市场同样显现降温迹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算力规模已达246 EFLOPS,智能算力同比增长超65%,各行业算力应用项目超过1.3万个。但与此同时,智算中心实际运营状况堪忧:平均机柜利用率仅20%~30%,部分企业级中心甚至低至10%。

从2025年经营计划来看,奥飞数据还有多个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项目有待交付。廊坊固安数据中心预计将于2025年内交付3栋数据中心,天津武清数据中心二期预计将于2025年内交付,河北怀来数据中心将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交付首期项目,河北定兴数据中心预计2025年上半年交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