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江河、湖泊、水库交错分布。随着夏季气温持续攀升,这些清凉水域成为降温避暑“胜地”,溺水事故也进入易发期、高发期。黔江公安以科技赋能,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防溺水工作体系,织就了一张立体防护网,守护着黔江区每片水域的安全、每个家庭的幸福。

科技赋能构建智能预警中枢网
“复兴4组后河红石岩有未成年人游泳,请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劝导制止和警示教育。”一条预警信息从黔江区白石镇“141”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发出。几分钟后,民警抵达现场。“小朋友,快点上来,河头水深,太危险了!”正在河中洗澡的未成年人匆忙上岸。这是黔江公安利用“141”基层治理体系成功干预的又一起潜在溺水风险。
白石镇“141”基层治理指挥室里,大屏幕上的预警信息不时闪动。这套系统运转高效,辖区网格员发现溺水风险后,立即通过手持终端向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上报信息。值班人员查看现场情况后,分别向平安法治岗、民生服务岗工作人员下达指令。派出所依托公安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指挥无人机尽快抵达预警点位,并调度周边警力和最小应急作战单元开展劝阻、救援。
“科技强警理念正深刻改变着我们防溺水工作模式。”黔江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141”基层治理体系,黔江已逐步构建起智能预警中枢网。
多措并举构建宣防矩阵

防范溺水,宣传教育是关键一环。黔江区公安局面向学生及家长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我们通过开班会、举办专题活动,播放溺水宣传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阻断学生涉险行为。同时以‘赶场天’群众聚集活动为契机,延伸宣传触角,构建起‘家校+社区’的精准宣防矩阵网。”黔江区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民警操作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和扩音设备的无人机在河面上空执勤巡逻。当发现有青少年在危险水域附近玩耍,无人机会立即降低高度,通过扩音器进行高空喊话,将其及时劝离。此外,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溺水”倡议书进社进户,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夏季行动以来,黔江公安实地开展防溺水宣传4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宣传受众达30余万人。
多方联动构建立体防控网
为全力推动全区“141”基层智治平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智治工作实战实效,黔江区联动其他职能部门组建公益救援和巡防队伍,制定巡查管理制度,落实网格化管理,安排专人分段负责对辖区内河流、水库特别是发生了溺水事故的重点水域地段开展巡逻巡查和教育劝导,不间断地在涉水风险隐患点开展“水陆空”立体巡防宣传提示,提高巡防效率。
据统计,夏季行动以来,黔江区公安局开展涉水区域巡防及涉水隐患排查,共出动民辅警500余人次、车辆200余台次,及时劝阻野泳、野钓等潜在不安全行为800余人次,排查整改公共水域涉险隐患8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