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欧深化合作将成破解全球关税困局的钥匙

时间:2025-04-23 15:04:00

王婀娜

连日来,美国和欧盟在关税问题上针锋相对。4月9日,在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欧盟随即宣布同等报复性措施——对来自美国的大豆、服装、钢铁和铝制品等产品征税约25%,对于其他商品加征10%的税金。但在美国政府于9日宣布与大多数国家的贸易争端“暂停”90天后,欧盟随后也将对美关税反制措施暂停90天。

此番欧美之间的关税争端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深层次矛盾的再次凸显。欧洲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和欧洲是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区域,对德国汽车行业影响尤其严重,会导致经济萎缩。

德国看守总理朔尔茨批评特朗普的关税“从根本上是错误的”,是对全球贸易秩序的“攻击”,并认为美国政府正在走一条最终只会失败的道路。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警告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税争端将升级,并说这“实际上只会导致失败”,这将给整个欧盟的经济表现和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雷默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意味着美国人将在很大程度上退出国际分工,而这最终只会损害美国的经济。”德国商业协会发出警告,美国的关税政策可导致世界贸易体系的分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勒将特朗普的关税声明描述为“贸易政策的根本性削减”,是美国脱离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秩序的转折点,美国从而将脱离全球价值创造的基础,并说:“这不是美国优先,而是美国独自行动。”

在美国肆意滥用关税手段的威胁下,欧盟的政策也表现出摇摆不定、快速调整以及多元发展的特征。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认为暂停征收关税90天是为了给谈判以机会。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认为,暂停征收关税90天只能实现“脆弱的暂停”。欧盟委员会主席强调:“所有选项均保留。”欧盟议会首席贸易政策官贝恩德·朗格也警告美国政府,欧盟仍然准备采取报复措施:“推迟不等于取消”。

无论后续欧美双方在关税问题上会达成怎样的协议,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关税对德国、欧洲经济构成了巨大压力。对于欧洲而言,鉴于其当下面临的能源价格高企,供应链被打乱所引发物资和商品短缺,加剧通胀等发展困境,德国和欧盟应将目光投向东方,加强与RCEP成员国进行深入合作交流。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发展处于关键十字路口。50年来,中欧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关系。长期以来,中欧经贸合作基础扎实、优势互补。

4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强调,中欧应该履行国际责任,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贸易环境,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不仅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

在当前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欧双方维持并放大双边关系的互利面显得尤为重要。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关税问题已不仅仅是经贸问题,更涉及政治因素。中欧双方应充分发挥战略和经贸对话机制的作用,综合考量关税问题对全球的多重影响。中欧双方若能进一步深化合作,或将成为破解全球困局的一把钥匙,在中外人文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欧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