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榨取”下的全球南方如何突围?专家学者共议破局之道

时间:2025-04-30 06:31:00

日前,复旦大学首届“社会主义: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暨“社会主义视角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中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南方国家在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中如何实现经济自主、突破发展困境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学者认为,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仍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今天,国际学界应积极推进跨学科对话与跨文化交流,探索社会主义视角下全球治理的新路径,为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经济自主和共同繁荣贡献智慧。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授杰森·希克尔(Jason Hickel)以翔实数据分析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遭受的“隐形榨取”。“全球南方国家在不平等贸易中面临严重价值转移,大量资源被用于核心国家的消费与积累,导致南北差距持续扩大。”他认为,这种不公平的价值流动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潜力。为打破这种不平等格局,他提出全球南方国家亟须减少对核心国家的经济依赖,在发展独立自主工业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全球南方国家摆脱不平等经济地位提供了有效借鉴。

世界政治经济学会会长程恩富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深层趋势。他强调,当前新型多元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新自由主义和新霸权主义已经走入死胡同,全球经济治理的推动力量与组织形式处在深刻调整期,科技博弈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持续加大。在探讨中国方案时,他认为中国提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全球倡议,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是呼应现阶段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现实需要的重大举措。“这些倡议不是简单替代现有国际经济秩序,而是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基础上,促进其朝着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从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的角度,阐述了对世界格局变化的理解。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的重要意义,这些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大事与壮举。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一道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坐标,以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为参照,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权益,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繁荣进步。

如何在变革中寻找突围路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郭定平教授从东亚区域发展实践提出了独特见解。他认为,地缘政治格局加速重构,全球南方崛起推动俄、印等国加强与东亚协作。东亚的崛起催生出发展型国家理论、支持发展参与模式等创新理论,重新定义了政党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国学者应以东亚经验为根基,助力全球学术理论和知识体系的重构,为世界发展提供新视角。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晖明教授指出,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促使新的经济业态、交往方式、文化思想竞相迸发,推动政治经济学研究转型。他认为,相关研究应突破“传统-现代”二元框架,构建“全球南方视角”的分析范式。

会上,有专家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对突破“依附发展”困境的借鉴意义。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原主任秦刚强调,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在比较中学习借鉴,才能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在守正中创新,在自主中开放,既着眼于本国的经济基础,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既致力于推动本国高质量发展,又旨在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在世界现代化进程遭遇逆流的情况下,中国式现代化自主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文明形态,其经验智慧更加有益、更加可贵。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学部)部长王永贵教授则从现代化范式创新的角度进行阐释。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现代化新范本,树立起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成功典范。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促进世界历史向着正确方向发展作出新贡献。他特别指出,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为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晓钦教授从制度层面提供了独特视角。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与政治层面均展现出强大包容性,有力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建昆表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内经济调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为有效的国际经济调节提供了制度借鉴与实践支撑。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海江呼吁全球协作。“世界各国急需一种开放、公平、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他认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格局中,全球化与多极化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全人类命运与共、风雨同舟,加强交流与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持续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协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联合主办,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研究基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党百年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协办。

原标题:《"隐形榨取"下的全球南方如何突围?专家学者共议破局之道》

文字编辑:徐心远 王珍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心远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