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1人干3人活,她被开除反获赔12万!法院判决书中这句话,让所有职场人沸腾了!”

时间:2025-07-11 18:42:00

北京,2025年7月11日——因拒绝接手第二名离职同事的全部工作,高女士被公司以“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辞退。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员工有权对超负荷任务说‘不’!” 这起案件首次将“工作量合理性”纳入劳动权益保护核心,成为职场维权的里程碑事件

冲突现场:52人订单压垮一人,二次拒接引爆矛盾

高女士担任华北区订单员两年,原仅需对接18名销售人员。2025年初人事调整后,她被迫接手首名离职同事业务,对接人数骤增至52人。“日均加班至深夜,连午休都被订单吞没” ,她向人事部提交饱和申诉。一个月后,电商订单员刘某离职,主管再次下令:“今天起电商订单由你全权负责。”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这一次,高女士在回复“收到”后明确拒绝:“现有工作已饱和,再接手需通宵加班。”她提出折中方案——可协助过渡,但拒绝全盘接管。公司旋即援引劳动合同条款:“拒绝工作安排属严重违纪,可无偿解雇。”48小时内,两份书面警告送达她的工位,辞退通知书紧随而至,未支付分文补偿

法庭交锋:饱和=违纪?司法利剑刺穿格式条款

庭审中,公司坚称高女士行为构成“对抗管理”。但判决书直指核心漏洞:

“当工作量显著超出合理阈值,劳动者拒绝非属违纪,而是权利正当行使!” 法院锚定两大逻辑基点:

  1. 比例原则崩塌:高女士原有工作零差错,公司却将两名离职员工缺口强压一人,惩戒强度远超合理边界;
  2. 条款霸权失效:合同中的“拒绝工作安排”条款,不能成为无限转嫁用工成本的工具。劳动者对无法承受的任务说“不”,本质是维系劳动契约平衡。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最终,法院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判赔高女士12万元。

司法警示:单方解雇权不是压榨令牌

主审法官当庭划出红线:“无偿解雇是最严苛惩戒,企业行使解除权必须恪守比例原则!” 所谓“严重违纪”,需实质破坏经营秩序,而非拒绝承接三人份工作。企业因离职潮产生的“人力缺口焦虑”,无权全额转嫁至劳动者肩上

你的“拒接权”有了司法背书!

本案引爆社交平台的深层价值,在于撕开职场潜规则真相:

  • 饱和拒接≠违纪:司法首次将“工作量真实性”作为拒接合理性的核心指标;
  • 条款霸权终结:企业用格式合同逼迫员工吞下超负荷任务的时代正被瓦解;
  • 沉默者反杀样本:高女士胜诉为被隐形压榨的职场人点亮维权火炬。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劳动法专家@李维权 直言:“判决重新定义了‘合理工作边界’,下次HR甩锅离职同事任务,劳动者可援引此案维权!”

今日争议场: 当你遭遇“1人顶3岗”,敢像高女士一样说“不”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抉择!

严格依据来源:

  1.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 《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严重违纪”适用情形司法解释
  3. 职场维权经典案例库《比例原则在解雇纠纷中的司法适用》(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2024)

来源:北京日报,综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