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毕晓萌
用“青言青语”引领“青心青听”,以青春之我,回答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化济水挺膺担当的“时代之问”。
济源济水街道高度重视党建引领青年发展工作,通过深化党建、团建,凝聚辖区青年党员、网格员、团员青年等“青年微力量”,积极探索构建“党组织+团组织+青年人才库”模式,打造集青年学习、青年志愿、青年共治为一体的基层治理群体,引导青年“谈一谈新观点”、“拓一拓新思维”、“用一用新办法”,在基层治理中主动亮出“身份”、作出“承诺”、晒出“服务”、干出“传承”,举青春之力,让基层更具“青”活力。
近日,济水街道举办“青年课堂”主题活动,用青春开放麦解说不一“Young”的年轻济水。机关青年干部代表、社区青年工作者、居委会后备干部等青年力量汇聚一堂,用身边的事讲述他们的信仰与坚守,展现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分享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的青春故事。
天龙苑小区持续两个多月的楼顶漏水纠纷问题困扰了滨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调解过程中,社区青年网格利用午间走访上门,秉持“热心接待、耐心倾听、恒心沟通、公心处置、良心调解”的“五心”准则,逐条解析购房合同,明确屋顶公共部位属性,又引导矛盾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历经三小时协商,以“远亲不如近邻”破题,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滨河社区青年网格员成博霖说:“今年以来,我们社区启用青年力量,用“青思想、青理念”化解房屋渗漏、地暖漏水、光伏发电等矛盾纠纷十几起。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琐碎,但民生无小事,需要我们用心用情用行动去回应群众的期待。”
玉仙社区党支部收到物业吹响的“红色哨声”。在小区楼院“邻里之家”挂牌筹备过程中,施工方未提前与业主沟通,直接在二楼阳台外施工,引发居民对雨水渗漏和夜间灯光过亮影响生活的担忧。物业连续7天协调无果,民生工程面临“卡壳”困境。
接到诉求后,玉仙社区“青年调解队”迅速赶赴现场实地勘察。与业主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居民诉求,详细了解问题症结,并讲明“邻里之家”的公益用途。最终“青年调解队”在充分尊重业主意见的前提下,提出将牌匾位置适度下移、取消灯光的调整方案,成功化解了矛盾。
玉仙社区书记周诚说:“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他们在感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最为明显,也是最能轻易触摸到人心的温度。我们社区的青年人正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从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在二工局家属院公厕排污管道的矛盾纠纷中,社区青年治理团在社区书记的“领航”下,现场勘查、多方座谈,以青年治理团独特的视角发现基层治理中的盲点。最终确定“顶棚更新+化粪池重建+水冲式改造”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实现民生诉求的闭环处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学校毕业到基层工作,对于青年群体来说都是一种历练、一种成长,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社区青年群体要永葆闯劲,争做干将,不断加强学习实践,优化工作方式方法,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社区书记王锋说。
此次“青年课堂”主题活动既是青年展现担当的舞台,更是汇聚民智的桥梁。接下来,济水街道将持续为青年干部提供更多展现才华的平台与机会,让更多“青春金点子”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幸福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