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康乐镇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工作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核心举措。严格落实省市县为民实事,聚焦“一老一少一困”等特殊群体,持续加大关爱帮扶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惠农惠民资金2703.83万元,稳稳兜住民生底线,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互嵌夯实共享底盘,建设安居乐业幸福家园”的实践正生动上演,一幅幅民族团结、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肃南县康乐镇康隆社区新落成的“红石榴同心小屋”内,暖意融融。老人们围坐在桌前,兴致勃勃地切磋牌技,一张张笑脸洋溢着欢乐。为了推动各民族深度交融,肃南县康乐镇积极探索农牧村社区互嵌式环境建设。通过整合资金,全力完善水电暖路、文体娱乐、教育托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康隆社区为重点,投入60余万元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并建设“红石榴同心小屋”,着力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温馨社区环境。如今,社区周边养老服务中心、学校、广场等综合服务场所一应俱全,形成了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现在社区的变化太大了,生活特别方便,邻里之间也特别和睦。不管是哪个民族,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有困难都互相帮忙。真的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康隆社区居民安立真高兴地说道。

康隆社区居委会主任康丽华说道:“我们始终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治理模式,努力为各族群众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便利的生活环境。看到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未来也将继续努力,让社区变得更好。”
与此同时,在“裕固议家”的帐篷里,干部赵・强巴次仁手持法律手册,耐心地为围坐四周的群众进行普法宣讲。他结合生动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群众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交流,帐篷里回荡着热烈的讨论声。
“我们康乐镇不断深化平安建设,积极推广‘四级七天’‘裕固议家’‘一碗奶茶’等特色基层治理经验,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中,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中情感日益深厚,‘有事共商量、困难齐帮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风尚在这里蔚然成风。”康乐镇干部赵·强巴次仁说道。

近年来,肃南县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从民生保障到基层治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交融,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如今,全县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共同团结奋斗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同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壮美画卷。(全媒体记者 华尔旦 通讯员 赵·强巴次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