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1眼| 流动的清明 压轴"春日经济" 重庆"热"进全国前十

时间:2025-04-05 14:44:00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正如古诗中所说,清明也是踏青出游的高峰。大数据显示,这个假期,全国各地“春日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携程订单数据,清明假期里,“周边游”环比增长了136%;“赏花游”环比增长了55%。飞猪订单数据:清明假期,国内租车预订人次,同比增长33%,出境游火车票的预订人次,大涨超过200%。同程旅行热搜数据,“传统文化节俗体验”的热度,同比去年激增了75%。在这些平台公布的数据中,重庆的热度均居“全国前十”。面对今年“春日经济”首个出游高峰,这座超大城市将怎样呈现“最美的春景”?今日聚焦,由此展开。

新热度!游子寻春半出城

长条凳、四方桌、一杯盖碗茶,可以坐上一天。身边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不管认不认识,都会热情打声招呼。人情味,是比茶杯更滚烫的温度。烟火气,是随着长嘴水壶在炉子上噗噗冒着的热气。重庆交通茶馆的盖碗碰撞声,登上了清明假期的热搜榜单。

近一周,与之同类的市井地标“大热”,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50%。以怀旧为特点的“沉浸式旅行”,构筑起人们向往的烟火剧场,借着拥有节气和节日“双重身份”的清明,演绎起了新版的“清明上河图”。这个清明假期,不少历史文化类景区,借势推出民俗场景,以具象化仪式,加强人们对的文化认同感。重庆也入选了“全国最热”的历史文化类打卡地榜单,排名前四。

这样的热榜,重庆几乎横扫。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重庆推出了200多项主题活动、100多项惠民举措,十大春游线路可谓“一路生花”。让游客在山城:踏遍青山、遍赏春花,尽情体验“踏青赏花+”的多元新业态,与春天的各种美好邂逅,也不断解锁着重庆“一城千面”的新印象。又是一年芳草新绿,“出城游子”用脚步投票,正在重新定义着清明踏青——去看万物竞荣,感受人间可爱,拥抱勃勃生机。

清明假期,已经被看作“春日经济”的压轴。传统的出游生态与新兴的消费业态,融合交织释放出浓浓新意,激活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而这种趋势,在最近两年尤为明显。去年清明假期,是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后的窗口期,重庆也同样进入了“全国热榜前十”。其中,包车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5倍;游轮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13%;赏花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6倍;全市130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 ,清明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了近七成。而今年,在这个基础之上“更上一层楼”,旅游订单量,比去年又增长了25%,酒店订单量增长了24%。

新业态!八方来客 千方留客

重庆的热度,一是来自独一无二的城市特点。两条大江从丘陵山地间穿行而出,汇流于城市中央。山城、江城的地貌,加上现代交通体系,营造出独特的8D立体感。代表地标之一:轨道穿楼,列车从建筑物中穿行而过,“穿”进游客的打卡照里,成为风靡一世的IP。游客圈儿甚至流传着一个秘诀:来重庆拍视频、拍照,很容易“火”出圈儿。

重庆已经成为周末短途游的热门地。根据百度地图几天前刚刚发布的《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报告》,重庆位列周末出行热度高峰城市,而路口的等灯时间,重庆是全国最短的。这背后足以看出,消费市场的活力,和一座超大城市的管理水平。而周末游、短途游,也是这个清明假期的热点。跟着高铁去旅行、跟着热门IP去打卡,打开了新的融合空间。

这是全国两会期间发布的视频:《哪吒巴蜀奇妙游》,展现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焕新升级,和两地联动的文旅IP。宽窄巷子的慢生活、洪崖洞的烟火气,这是“宽洪大量”IP。千年的石刻“会说话”,这是“资足常乐”IP。清明假期,八方来客川渝联游,将看到一场更为丰富、盛大的春天。从酒店订单量的大幅增加,也可以预见,更多的异地游客正在增加逗留时间。拉动新消费——准备功夫,已经做足。

眼下,“文旅+”赛道动能强劲。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影响下,新消费春潮涌动。而随着免签政策的放宽和优化,也为消费市场打开了新的大门。重庆已成为国外游客来华旅游的“首站”城市之一。去年,重庆的入境游客增长了183.6%。今年1—2月,入境游再度井喷,增长达到103%。《欧洲时报》发布的“中国城市入境游影响力榜单”,重庆位列第三。延续这样的热度,也成为“春日经济”中的潜力军。重庆清明假期的消费新动能,乃至于未来的消费新增长,从中都能窥知一二。

新蓝海!迎接“远方的客人”

作为全球最大的山水都市,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禀赋。“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每年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武陵山区的喀斯特地貌,与厚重的民族文化相融,是“老外”读懂中国腹地的窗口。这些独具辨识度的特色,让重庆在“入境游首站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区位优势,也是另一个硬支撑。翻开地图,重庆正处于“亚欧大陆航空心脏”位置,向东衔接长三角、向西直抵中东欧、向南辐射东南亚、向北联动东北亚。在跨境游黄金“ 五小时飞行圈” 中,重庆直航覆盖东南亚、东北亚主要城市,以重庆直飞曼谷为例,几乎每天都有多趟航班,飞行时间仅需3小时左右,完全可以“说走就走”。

“我来过中国很多次了,但这是第一次来重庆。重庆在视频平台上非常火,尤其是它的公共交通,非常现代化,回去之后我也会向我的印尼朋友们介绍重庆。”印度尼西亚籍游客 Sylvie Priscilla Hermawan 说。

印尼是重庆“入境游”中增长最多的国家之一,去年来渝的游客,增幅高达10倍。新加坡的游客增长也超过6倍。入境游,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蓝海。重庆正在打造跨境游品牌、继续增强国际传播力,把“重庆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迎来更多“远方的客人”。

3月26日,《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发布,提出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支持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市场更大、需求更多、意愿更强,撬动消费市场。而越是热潮涌动,就越是大浪淘金。如何赢得竞争?在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宋瑛教授看来,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打造文旅消费加分项。第一是优化入境游,深度开发巴蜀文旅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完善国际交通、离境退税、外卡支付、多语导航等便利化的服务,建设国际消费首站城市;二是注重传播力,打好文化牌,开发更多具有国际影响、能够火出圈的热门IP,用好TikTok自媒体小视频传播,体育赛事、民俗文化节、国际展览会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营销,打造国际消费文化名片;三是细分消费群,精准覆盖全龄段的需求,打造青年文化聚集地,打造银发消费市场;四是,构建全域全时段的消费生态,使用数字技术,如生成式AI技术,强化“不夜重庆”品牌打造,联动四季主题消费活动,支持即时零售、云旅游等新业态,实现全时段消费引流。

清明假期,是春节后的首个小长假,点燃了全国的春游热潮。大数据平台的最新预测,整个假期的出游规模,有望较去年增长12%。这场蓬勃的春潮,也是目的地城市的一场大考。高质量满足不断迭代的需求,才能配得上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想往。游子寻春半出城,希望归来时,大家已然 怀抱春天、心有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