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
8月17日,南国书香节现场星光熠熠,一场聚焦“AI时代青少年读写力培养”的思想盛宴在此拉开帷幕。由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人民日报出版社、广东柒星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觉醒:锻造AI时代青少年读写力”名师报告会暨《AI时代的作文觉醒课》新书首发签售会,汇聚了出版界专家、教育研究者与一线名师,共同为人工智能浪潮下的读写教育创新把脉开方。

在智能技术重构知识生产模式的今天,青少年如何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传统读写教育又该如何突破瓶颈、拥抱变革?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以“阅读力决定学习力”为核心命题,率先开启深度探讨。他指出,青少年的阅读能力不仅关乎个人学习成效,更是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基石。“在AI时代,我们既要坚守深度阅读、整本书阅读的传统价值,也要善用技术激发学习兴趣。”聂震宁举例说明,AI可以为学生定制专属书单,提供“阅读小伴侣”式的陪伴学习,甚至通过“自我迭代”实现文本深度解析,但他同时强调:“获取智慧的过程,终究需要亲力亲为,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则将目光投向未来人才能力图谱的重构。“当知识可一键获取,重复劳动被机器人取代,阅读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他指出,当前中考、高考的评价标准已悄然转变,从侧重知识记忆转向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徐升国呼吁教育体系加速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重点培养青少年“好奇心的火种”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提出五维培养方向:强化阅读力这一学习基础、呵护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提升写作与实践的知行合一能力、锻造自我管理素养、重建丰盈的生命价值。

作为《AI时代的作文觉醒课》作者,全国知名教师包君成提出的“视野与思维双支柱模型”引发热烈反响。“AI是强大的信息处理器,但人类读写素养才是心智操作系统和价值罗盘。”他认为,AI时代的读写能力培养需构建文学、史学、哲学、美学四维视野,同时锤炼逻辑、辩证、批判、创新四大思维。包君成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阐释:“AI能分析《哈姆雷特》的情节结构,却无法真正体验人物的犹豫与挣扎;能罗列历史事件,却难以像历史学家那样进行批判性解读。”他强调,唯有经过深度阅读淬炼的原创表达,才能在AI洪流中闪耀独特光芒。
活动高潮环节,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李凯、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冉去疾、聂震宁、徐升国、包君成及广东柒星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家启共同为新书揭幕。据介绍,《AI时代的作文觉醒课》直面智能技术对传统写作的冲击,围绕立意、素材、结构、语言四大核心维度,通过梦想、真情、读书、自然四大主题的范文解析,诠释人类在情感洞察与思想原创性上的不可替代价值,旨在帮助学生完成从“事件搬运工”到“意义发现者”的蜕变。

揭幕仪式后,包君成现场抽取20位幸运读者赠送签名图书并合影,随后的签售环节更是排起长队,读者们手持新书等候签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专程赶来,希望能获得关于AI时代写作培养的独家指导。来自广州越秀区的家长王女士表示:“孩子总依赖AI写作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关键是要教会他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这本书来得太及时了。”

此次活动通过跨界对话与思想碰撞,为AI时代的读写教育指明了方向:技术应成为辅助工具而非主导力量,教育的核心仍在于培养青少年独立的人格、深刻的思想与创造性的表达。正如包君成在书中所言:“在智能浪潮中,唯有握紧属于自己的笔,才能书写出真正有深度的人生篇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小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