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你满意”,这不是某个店小二招揽顾客的客套话,而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标语。这四个字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有什么样的作用?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2025“新中有你”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访包头的三家企业,实地感受产业发展脉动。

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的数字化车间。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稀土,国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包头第一站,非“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莫属。
走进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加持下,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与高频作业的机械手、高速运转的机器设备形成有效协同……
这个产业园自去年5月20日开工建设,到今年2月15日具备全面投产水平,从立项、开工到实现建成投产,仅历时9个月。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裴植对于项目建设非常满意,“卧龙电驱选择投资包头,是因为这里有强大的磁材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从签约到投产,相关部门对我们的服务无微不至。现在,稀土高新区的‘招商工作专班’依然有求必应。”
据了解,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项目采用卧龙自主研发的超导技术、绝缘技术、低噪声低振动技术,其生产的低速大功率电机高度集成、可靠性强、传动效率高,适用场景广泛,是目前稀土永磁技术应用领域公认的尖端产品,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卡脖子”技术的突破。
在总装线上,工人们正在组装工业永磁电机。“这台永磁半直驱电机采用高性能磁钢,比传统电机重量轻40%,却能使设备启动扭矩提升30%以上,节能20%以上,并拥有超高响应速度等特点。”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作人员说道。

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生产的钓鱼竿。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暖心服务升级“保姆式”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钓鱼竿所用的原材料也曾被“卡脖子”。
这种材料就是碳纤维——比羽毛轻、比钢铁硬,兼具低密度、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素有“黑黄金”之誉。历经多年努力,光威集团攻克了这个难题。
推进产业链发展,抓牢链主是关键。2024年6月6日,在新材料产业园区,内蒙古光威项目(实施与运营主体为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一期正式投入运营。“这个项目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审批很复杂,有了‘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和‘保姆式’的暖心服务,审批手续大幅提速。”对于政府服务,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部长赵晶感触颇多,“印象最深的是,企业运转需要蒸汽能源,为此,有关部门修建了一条电厂至园区的工业蒸汽管线。”
“工艺水平提升,就自然产生了设备的需求。我们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国产设备企业以及拓展应用场景方面。”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大明认为要坚持创新发展,“打破国外垄断后,像高端钓鱼竿等商品价格就降下来了,也能让更多百姓去享受生活。”
谈及未来的发展,赵晶信心十足。“今年公司的两条生产线都会运行起来。另外,也在规划远期的项目,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处于‘追赶’的阶段,会继续扎根包头,把企业做大做强。”

风机叶片正在进行静力极限测试。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多项举措助力好“风”景
与7家配套企业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额突破33亿元……5月29日,2025年内蒙古(包头)风电产业链建设大会暨明阳陆上风电大机型技术交流会在包头市召开,为区域风电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依托老工业基地底蕴和风光资源“双高值”优势,包头市已集聚明阳、中车戚墅堰所等29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本地配套率不断提升。作为链主企业,明阳集团深耕包头市,产值突破百亿元,牵引效应显著。核心承载地石拐区发展势头强劲,其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实现5倍以上跃升,突破11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石拐区科创园区主任王宇表示,石拐区以明阳包头基地为龙头,现已引入重庆风渡、山西天宝等30家企业落户,投产企业12家,已覆盖整机、叶片、智能电气、变流器、大件锻造等核心部件。“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在产在建在谈项目提供全周期服务,理直气壮帮助企业找订单、畅通渠道帮助企业找资金、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拓市场、诚心诚意帮助企业争优惠。”
如今,包头正在加快建设“3+5+N”重点产业集群,推动稀土、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三大旗帜型产业提级增效,加快氟材料、储能、氢能、高性能纤维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等五个战新产业延链补链。“包你满意”,一直在路上。
(中国经济网 记者 年巍 宋雅静 朱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