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严防“刷白墙”带偏实干风

时间:2025-04-05 10:29:00

  近日,河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提到,某官员任职乡镇党委书记期间,投入249.62万元打造“经典观摩路线”,对沿线21个行政村、40多万平方米墙体喷漆刷白,把人居环境整治异化为“刷白墙”形式主义。

  “刷白墙”,乍一看街巷整洁、墙面洁白,仿佛给乡村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可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表面文章罢了。那些经不起风雨洗礼的白墙,就如同脆弱的泡沫,很快便会破碎,露出内里的破败。数百万资金白白浪费,刷墙过程中还让群众受苦受累、扰乱了正常生活秩序,不仅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更严重损害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事实上,“刷白墙”这样的形式主义行为并非孤例,类似换汤不换药的迎检闹剧时常被曝光。究其根源,是个别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在暗中作祟。在这些人的认知里,解决复杂的重点难题、回应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推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付出大量心血和努力,而且成效可能不会迅速显现;而“刷白墙”这类形式主义工程,却能在短时间内营造出政绩显著的假象,既不费力气,又能给上级留下所谓的“好印象”。于是,他们便在形式主义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把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了九霄云外。

  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严重违背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基层工作的核心本应是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然而,“刷白墙”之类的形式主义行为,却把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打造面子工程上,对群众的真实需求视而不见。这就好比给病人开了一张华而不实的药方,看似好看,实则对病情毫无帮助,甚至可能延误治疗,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刷白墙”这类形式主义问题,关键在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政绩绝非靠“刷白墙”这样的表面功夫就能得来,而是要通过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积累起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多做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

  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单纯以表面成绩论英雄的片面考核方式,将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的实际成效等关键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让那些真正为群众干实事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问责的力度,对形式主义行为坚决说“不”,一旦发现,严肃查处,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作者:江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