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林海叠翠,松涛鸣谷,清泉漱石,广袤林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而在此间,生物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于无声处积蓄力量,悄然崛起。
近年来,龙江森工集团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林下经济进程中利用林下剩余生物质废弃物,开发出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新赛道,不仅破解了护林防火难题,更拓宽了企业增收新渠道,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变废为宝 生物质转化创附加值
走进森工林茂公司生物质加工厂生产车间,工人正紧张有序忙碌着,他们依据生产流程按比例将原料投入传送带,利用先进的木醋液制备工艺,成功将林下剩余物通过低温热解方式提取出木醋液,加工生成木醋液氨基酸系列水溶肥、木醋液基抑菌剂、消毒液、生物降解清洁剂等日化产品,将可再生、取之不尽的林下剩余物变废为宝,推动林下剩余物向高附加值转化,变“负价值”为“附加值”。
“利用生物质综合技术生产的木醋液氨基酸系列水溶肥蕴含丰富的铁、锰、锌等。”森工林茂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它能快速补充叶面营养,促进光合作用以及花芽分化,并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提高和改善果蔬品质、增加产量、杀菌抑菌等作用。”
作为龙江森工集团森林农业主战场的通北局公司,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应用木醋液氨基酸系列水溶肥这一“丰产密钥”,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带到田间地头,为森林农业增产增收带来新动力,有效推动了林下剩余物综合利用的绿色循环发展。经组织专家和农户测产,仅东方红林场大豆增产就达10%以上。
除通北局公司大豆种植,森工林茂公司还相继在绥阳、绥棱、八面通、桦南局公司开展了木醋液氨基酸系列水溶肥大面积推广示范,作物涵盖了黑木耳、汉麻、沙棘、紫苏等多个品种,总示范面积达200万亩。同时产品已在山东、海南等多个省市进行示范验证形成数据库,各品类实验数据增产均达10%以上,实现减肥减药15%以上。
科技赋能 系列产品助产业升级
除了研发木醋液系列生物质产品外,龙江森工集团还将林下剩余物价值进一步转化,在生物炭这一“黑色黄金”研发上持续聚焦发力。这种由废弃生物质转化而成的高炭材料,正以其多元化的功能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革命。
“生物炭是通过木材干馏热解转化得到的富碳固体产物,其独特之处在于其极低的溶解性,以及高度羧基化和芳香化的结构特征,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土壤改良能力以及潜在的能源价值,同时还兼具可再生、来源丰富、绿色环保等优点。”森工林茂公司技术人员指着产品一一介绍,“我们生产的生物炭改性产品能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水体修复、污染物吸附、能源存储等多个领域,既可解决燃烧等处理手段导致的高碳排放量问题,促进‘双炭’目标实现,又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兼具资源集约与生态效益。”
多元发展 生物经济拓全新赛道
在生物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中,森工林茂公司积极拓展合作边界,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携手推进《生物质高熵新材料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双方聚焦新能源钠锂电池负极炭领域展开深度攻关,成功将原本用作烧烤的普通炭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新能源钠离子负极炭。目前该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明年可实现投产,为生物经济新赛道再添核心竞争力。
创新研发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龙江森工集团以森工林茂公司为载体,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相继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北农科技集团开展广泛合作,在木醋液系列应用开发、大田作物肥效对比实验、木醋液消杀祛味产品实验等方面深入探索,力争将林下剩余物高值化利用转化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龙江森工集团还牢牢把握林、农、畜牧业和日化保健品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大力拓宽生物经济多元化市场,积极携旗下木醋液系列产品亮相2024黑龙江首届农业科技成果区域展销暨首届黑龙江省大农业商机洽谈会,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洽谈。仅2025年上半年,生物质基系列产品销售额就达750余万元。
生物经济璀璨夺目,创新研发异彩纷呈。未来,龙江森工集团将充分发挥林区资源优势,把生物经济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抢抓发展黄金机遇期,以生物经济赋能生态产业,为龙江森工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