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新力量丨云南友日久林世恩:让“安宁制造”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时间:2025-04-25 14:40:00

编者按 :春城昆明,四季如春,既是自然馈赠的诗意之城,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近年来,昆明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一批优秀企业勇立潮头,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春城新力量”系列报道全新升级,不仅聚焦昆明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实践,更将目光投向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让我们走近这些在昆明这片热土上奋斗的民营企业家,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分享他们的奋斗经验,探讨他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提起“友日久”这个品牌,大家也许并不熟知,但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透明胶带、双面胶、塑料封装膜……可能都来自这家扎根昆明安宁20多年的本土企业。“只有不断创新,迎合市场的需求,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等当下讨论的热词,云南友日久包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世恩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实践。

...

精益求精

填补云南胶带生产技术空白

2002年,林世恩带着胶带生产技术并怀揣着创业梦想,从福建踏上云南这片土地。彼时的云南在胶带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几乎为零,胶带使用都依赖外省生产进口,林世恩也正是看中了这一发展前景,决心在安宁落地公司,填补云南胶带生产的技术空白。

创业之初他在太平租用了一个小厂房,带领8个员工摸索改造设备、改进产品质量。林世恩甚至骑着自行车、推着小板车向更多人介绍认识“友日久”胶带、推销产品、寻找客户,经过近6年的努力,友日久在云南的市场站稳脚步,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一家集生产、销售高级BOPP封箱胶带的企业。

“我们本着精益求精、务实求变的发展理念,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以不断创新赢得更大的市场。”2009年9月,在安宁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林世恩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将公司落户于安宁市金方街道办事处大凹子村,总投资1.59亿元,用地75亩,建有标准厂房和办公楼,配备国内先进的全自动胶水生产线、涂布生产线、印刷生产线以及分切、包装等自动化生产设施,其生产规模居西南地区同行业前茅。

2020年4月,企业开始建设“国际新材料包装科技文化产业园区(一期)”项目,12月,一期项目圆满竣工投产。一期项目投资5个亿,占地140余亩,增加员工170余人,2020年—2023年实现产值10.28亿、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后纳税935万元。

走向世界

在一流营商环境中迸发动力

“从一个小作坊能做到今天破10亿元的产业,这得益于安宁一流的营商环境。”回忆起企业发展的历程,林世恩感叹,对于企业的需求,只要有百分一的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就会尽百分百的努力,发挥“店小二”的精神,让企业能够在安宁这片创业热土上不断成长。

2022年,随着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入,云南省石化、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许多新材料技术给包装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依托石化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友日久开始建设“国际新材料包装科技文化产业园区(二期)”项目。项目选址于云南安宁产业园区,用地242亩,投资约11亿元。2024年3月,云南友日久包装实业有限公司德国布鲁克纳10.4米BOPP薄膜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友日久拥有省内幅宽最大、最先进的BOPP新型高分子膜材料生产线,预计薄膜年产量将达到6.5万吨。

有了产业优势的友日久,在物流运输环节却遇到了瓶颈。“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就会想尽办法让企业的困难点变成发展的优势点,这在友日久的发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林世恩说。2021年12月17日,在中老铁路开通14天,装载1000余吨新型胶粘制品的国际货运专列从安宁桃花村货运站首发,经老挝发往泰国,依托铁路交通,“友日久”品牌在东南亚国家的知名度逐渐打响。

2023年11月,中老泰铁路“昆明陆港号”昆明安宁至泰国拉廊多式联运货运列车正式开运,云南友日久包装实业有限公司70余吨的包装材料从昆明国际陆港安宁北港出发,经中老泰铁路送达老挝琅勃拉邦、泰国曼谷,再通过公路运输最终到达拉廊。“2024年,公司约有6000吨产品发往南亚东南亚。高分子BOPP胶带运输时间节省了10多天,资金周转率是原来的3至4倍。”以泰国拉廊府港口为依托,友日久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我们将竭尽所能,让‘安宁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林世恩说。

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掌上春城 安宁市融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掌上春城记者:许浒

视频:姚周

图片:企业供图

美编:姜维钢

责编:李晓梅

校对:王仪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戳图片关注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