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南京7月20日讯(记者薛海燕、蒋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各地坚持在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中整改问题、改进作风,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成效。
徐州市扎实开展“百支助千企”先锋行动,以186个机关党支部为支点,撬动980家重点产业企业服务网络,累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21件。徐州市铜山区坚持开门教育,依托“8166+N”产业体系,全覆盖走访调研近500家链上企业,组织64名年轻干部到相应产业链担任“服务专员”,摸排企业在政策扶持、市场开拓、融资贷款、人才服务等方面的诉求共23条,构建诉求收集、问题分析、诉求办理、督办回访的诉求响应流程,把学习教育转化为为企服务的具体行动。
徐州市沛县把学习教育与提升服务群众能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结合起来,正在推进打通8条断头路、建设30公里美丽农村路、改建7座危桥、新建5个口袋公园和5个社区老年食堂。
南通市如东县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小切口确定1052个支部实事项目,面对面耐心解答群众关切的问题,解决群众实际问题690余个。
淮安市清江浦区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注重分类指导,制定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重点事项清单,明确6类21条指导内容,结合机关、镇街、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特点,建立分片联系工作机制,依托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强化联系指导,持续跟进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其中,聚焦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结合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完善监管机制,确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直达快享”。
泰州泰兴市征求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出了企业上市合规核查“一件事”服务,政务服务专窗将原先涉及20个部门、20余次跑动、10个工作日的传统办理模式,升级为“一表申请、一键生成、一次办结”的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反复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