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油投资嘉澳新能源,央企外企民企合力“地沟航油”

时间:2025-08-28 13:32:00




在全球航空业迈向“净零排放”的背景下,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成为各国航空减排的重要工具



|《财经》研究员 马铭泽

编辑|马克

8月21日,中国航油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航油”)与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连云港嘉澳”)举行增资扩股协议签约仪式,中国航油向连云港嘉澳投资2.61亿元,用于建设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生产基地。至此,连云港嘉澳成为一家央企、民企、外企三方共同投资的公司。

本次增资完成后,上海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822.SH,下称“嘉澳环保”)将继续控股连云港嘉澳,中国航油将持有连云港嘉澳10%的股权。

连云港嘉澳此前已获英国石油公司(bp)投资。2024年8月,bp向连云港嘉澳投资3.53亿元获得其15%股份。bp集团生物燃料增长业务高级副总裁邓乃杰(Nigel Dunn)表示,生物能源业务是bp五大转型增长引擎业务之一。

连云港嘉澳是嘉澳环保2022年与当地政府产业基金共同设立的项目公司,生产基地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总投资70多亿元,占地640亩,采用国际领先的霍尼韦尔UOP Ecofinin工艺,将国内餐厨废油(俗称“地沟油”)资源化处理,转化成可直接替代航空煤油的SAF产品。该项目已于2023年一季度开工,2024年10月试生产,11月产出合格产品。

2025年5月,商务部等部门批复同意连云港市开展生物航油出口先行先试。连云港嘉澳2025年满负荷可生产生物航油37.24万吨,并获准在该产能范围内申请当年的出口许可证。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以生物质原料替代原油制备航空燃料的技术路径,其中生物航油是SAF的一种具体形式,主要利用动植物油脂、餐厨废油等废弃油脂为原料通过加氢处理工艺生产。相比传统航油,生物航油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有望减少约80%,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餐厨废油来源国,这为发展废油制SAF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50年全球航空业约65%的减排将依赖于SAF。在全球航空业迈向“净零排放”的背景下,发展SAF已经成为各国布局航空减排的重要战略。中国政府对SAF的支持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实践层面,2025年民航局已将SAF应用推进至第二阶段试点,要求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这四个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都要常态化加注掺混比例约1%的SAF航油。

在国外,欧盟《航空燃料条例》对欧洲主要机场使用可持续燃料的比例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从2025年的2%提高到2050年的70%。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统计,最近两年全球新增的SAF工厂数量占过去十年公告总数的58.9%。尽管发展迅速,全球SAF产业仍在萌芽阶段。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报告,2024 年全球SAF的实际使用量约为100万吨,比2023 年的50万吨翻倍,但仅占全球航空燃料总使用量的0.3%。

中国的SAF产业正由试点阶段向规模化阶段迈进。目前国内已投产SAF的企业包括河南君恒、连云港嘉澳、中石化镇海炼化等6家企业,合计年产能约87万吨,总规划年产能33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