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全程公正高效地办理案件,案子了结了,我们也安心了。”日前,集安市人民法院人参产业法庭法官顾传羽收到了当事人梁某的问候电话。
数月前,原告吉林省某药业公司负责人梁某急匆匆地走进人参产业法庭,手里攥着一沓厚厚的合同和发货单,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无奈。“法官,我们真是没办法了,货都交了,可对方一分钱都没给,再拖下去,我们公司都快撑不住了!”
面对无助的当事人,顾传羽第一时间与双方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深入了解案情。原来,2023年10月双方签订人参买卖合同后,梁某如期发货,但骆某收货后以质量问题拒付货款。双方多次协商无果,梁某只得起诉。
由于这是一起典型的跨区域商事纠纷,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两家企业长期合作。考虑到双方公司分别位于不同省份,为减少企业诉累,顾传羽决定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组织双方召开庭前会议。“合同纠纷无小事,尤其是跨区域纠纷,更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去化解。只有让企业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合作共赢。”
视频会议最初,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在法官有序组织下,双方情绪逐渐缓和,法官趁热打铁提出解决方案:梁某补发部分人参,骆某收到货后结清货款。最终,两家企业握手言和。
这场跨区域纠纷,在法官的巧妙调解下,不仅得到了妥善解决,还让双方重拾了信任。“这次纠纷能够顺利解决,离不开法官的专业调解和耐心沟通。我们会尽快支付货款,继续与原告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当事人骆某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体现了人参产业法庭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也展现了基层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案结了,事也了了,但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顾传羽笑着说,“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帮助企业规范合同管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近年来,集安市人民法院人参产业法庭始终坚持以人参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跨区域纠纷调解机制,通过远程调解、线上开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彩练新闻
初审:王聪俐
复审:崔瀚文
终审: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