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酱大骨制作技术配方

时间:2024-11-09 08:47:32

东北酱大骨制作技术配方

东北酱骨技术配方

1、香料包的配比

草果10克,良姜10克,当归10克,小茴香10克,党参10克,花椒30克,八角60克,砂仁14克,桂皮14克,肉豆蔻20克,草豆蔻20克,白芷10克,陈皮10克,香叶14克,山奈14克。

注意:各种草药务必克数精准,准备齐

全后用温水泡5分钟,然后用纱布包好

即成我们要用到的酱骨香料包。

2、酱骨老汤的配制

准备主料:水15公斤,棒骨2.5公斤,鸡1只。

准备调料:盐250克,鸡精80克,味精80克老抽150克,生抽150克,料酒100克,蚝油250克,海天黄豆酱250克,花生酱150克,白糖200克(炒糖色用)葱500克,姜350克

注意:

炒糖色:锅中加入色拉油50克,小火烧热,下糖翻炒,锅里起大泡时,关火,不停的翻炒,防止出苦味,等到大泡有些消退时,加入2斤开水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具体制作过程:

1、把鸡放入开水中去除血水后备用。

2、往不锈钢汤桶中加入水,棒骨,鸡、香料包烧开,然后加入调料(注意:盐最好放,一边放一边尝味道,合适即可)

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香料包煮10-15分钟,香料味出来了,就要香料包烧开,然后加入调料(注意:盐最好放,一边放一边尝味道,合适即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香料包煮10~15分钟,香味就出来了,要不香料味太重

4、烧开后改小火烧3个小时左右,最后把汤桶里的骨头肉等渣子全部捞干净,这样老汤就做好了。

3、酱骨的制作过程

一、往锅中加入水,葱段,姜片,烧开后放入棒骨煮5分钟左右去除血水后

捞出。

二、将骨头放入烧开的老汤里,大火煮20分钟左右,然后转小火煮1个半小时闭火焖制1小时,筷子能插透就可以出锅了。

4、注意事项

1、老汤熬少了就加水,加水之后味道淡了就加调料和香料包,比例灵活掌握(汤不用的时候必须每天烧开一次,防止变质

2、药料包可以用三次,不用时冷藏。

第一次用,在开锅后煮制10-15分钟就要捞出来。

第二次用,在开锅后煮制20分钟就要捞出来。

第三次用,在开锅后煮制30分种即可


东北酱骨头是一道经典的东北美食,其制作方法和配方有所不同。

材料准备

  1. 主要材料:猪棒骨或脊骨5000克。
  2. 辅料:花椒、大料、桂皮、香叶、小茴香、陈皮、山楂、草果、肉蔻、辣椒(放在事先缝好的纱布袋里)。葱、生姜等。

制作步骤

  1. 清洗和预处理
  2. 将猪棒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满清水浸泡约6-12小时,中间可换水数次。
  3. 棒骨从中间斩断,洗净放入冷水中煮开后再煮3分钟,撇去锅中的血沫后捞出。
  4. 调料包准备
  5. 准备调料包:大料2个、花椒一小勺、桂皮一块、生姜4片、香叶2片,茴香一小勺(约3g),白糖、大蒜2瓣、葱、东北豆瓣酱30-40g(酱的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但不要太多太咸)。
  6. 炖煮
  7. 锅洗净,加入水烧开,将准备好的大骨块状放入锅中,加入调料包和其他辅料。
  8.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直至骨头软烂入味。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以确保肉质的软糯和香味的充分释放。
  9. 调味和收汁
  10. 在最后阶段,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熬成琥珀色,倒入开水变成糖色水,再倒入高压锅,再加入足以没过棒骨的水继续炖煮。
  11. 最后将所有材料一起炖至汤汁浓稠,这样可以使酱骨头更加入味且色泽红亮。

注意事项

  • “两不放”窍门: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放过多的盐和酱油,以免影响最终的口感和颜色。
  • 时间控制:长时间的炖煮是保证骨头软烂的关键,因此需要耐心等待。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在家尝试制作一道正宗的东北酱骨头,享受其独特的酱香味和软糯的口感。

东北酱骨头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东北酱骨头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占领时期。当时的日本人喜欢吃酱肉,但由于肉类紧缺,他们开始用骨头代替,这道菜随后被长春人接受并发展出了自己的风味,成为了一道地道的长春美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证据表明东北酱骨头与日本占领时期有关,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说明其具体起源时间或更早的历史背景。因此,东北酱骨头的起源可能更多地与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变迁相关,而非一个明确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此外,东北酱骨头作为一道传统美食,其制作原料以猪骨、酱油、姜、葱、蒜等为主,口感鲜美、肉质酥烂,深受中国北方人民喜爱。

东北酱骨头在不同地区的变体有哪些?

东北酱骨头在不同地区的变体主要体现在其主料的选择上。东北酱骨头的主料主要有三种:猪棒骨、脊骨和排骨。这三种原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经得起长时间的炖煮而肉质不会发柴、发死。

具体来说:

  1. 酱脊骨:这是由猪脊骨制作而成的酱骨头,因其口感最为软糯而最受欢迎。
  2. 酱排骨:这是由猪排骨制作而成的酱骨头,同样具有耐炖煮的特点。
  3. 酱棒骨:这是由猪棒骨制作而成的酱骨头,也是东北酱骨头的一种常见变体。

如何根据不同的口味调整东北酱骨头的调料包?

根据不同的口味调整东北酱骨头的调料包,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建议:

  1. 选择酱料: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酱料,如黄豆酱、干黄酱、豆瓣酱或香其酱等。东北豆瓣酱是常见的选择,但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
  2. 调整盐分:如果使用黄豆酱等含有盐分的酱料,放盐时要稍微减少一点。
  3. 调味料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加入大料、花椒、桂皮、生姜、香叶、茴香、白糖、大蒜、葱、东北豆瓣酱、生抽、酱油等。具体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例如,东北豆瓣酱的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但不要太多太咸。
  4. 其他调味料:可以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白糖,使酱汁更加入味,口感更加丰富。
  5. 观察酱汁的浓稠度:在炖煮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酱汁的浓稠度,以便及时调整调料的比例。
  6. 其他技巧:可以使用细纱布包裹八角、花椒、葱姜段、蒜片、桂皮、香叶等,多少按自己口味。此外,还可以加入郫县酱等其他调料,增加风味。

东北酱骨头炖煮过程中,有哪些技巧可以使肉质更软糯?

在炖煮东北酱骨头的过程中,有几种技巧可以使肉质更软糯:

  1. 预处理肉块:在开始炖煮之前,对肉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使用肉锤轻轻敲打肉块,或是用牙签在肉上扎出小孔,都可以帮助肉质在炖煮时更好地吸收汤汁。
  2. 选择合适的原料:酱骨根据原料的不同有酱脊骨、酱排骨、酱骨棒等,这几种原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得起长时间炖煮,并且肉质不会发柴。其中又因猪棒骨和脊骨耐炖煮,更为软糯。
  3. 焯水去腥:将大棒骨冷水下锅,加料酒焯水15分钟,撇去浮沫,温水洗净放入锅中。
  4. 加入足量的清水或高汤:加入足够量的清水或高汤(没过牛肉约2-3厘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5. 中火炖煮:盖上锅盖中火炖煮40分钟,时间到以后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其他调料。

东北酱骨头的保存方法和保质期是多久?

东北酱骨头的保存方法和保质期可以总结如下:

  1. 保存方法
  2. 根据,酱骨头煮好后,可以将其装入密封盒或保鲜袋中,放在冰箱中保存。
  3. 提供了更详细的贮存条件,包括常温或冷藏(0℃—4℃、冷冻0℃—18℃),需要清洁卫生、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具有防尘、防蝇、防虫、防鼠的仓库内或冷库内,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贮。产品应离墙、离地分类堆放,并应有垫离架,离地10cm、离墙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