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未来》:围观一场关于规则与市场的争论

时间:2025-05-12 04:13:00

《经济学的未来》(德)拉尔斯·P·菲尔德、胡琨、(德)丹尼尔·尼恩提特、郭琼虎 主编 钟佳睿、张锦、李梦璐 译 上海三联书店

《经济学的未来:来自德国学术界的回答》这本书缘起于2009年德国经济学界的一场争论,时称“教授起义”事件。该事件在德国引发了一场以两种经济学方法之争为开端、随后议题不断扩大和深化的激烈讨论。在十几年后的今天,通过当时的文本对其复盘,于今天中国和世界经济学发展的方向有重要参考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多年的背景下,回顾德国经济学派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二战后,德国逐渐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框架,促成了德国经济奇迹。这一成就的背后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秩序自由主义的逻辑。就经济思想而言,它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思维方式,主要研究规则对经济结果的影响,以及规则如何出现及其内生性问题;就经济理论和政策而言,放开市场、保护私有财产和合同自由是其主张的主要内容。当然也要看到,随着凯恩斯主义主导的主流经济学影响日增,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的空间不断被挤压。

本书选辑了一批有关的学术文献,记录了关于秩序自由主义的若干最新讨论,力求全面地梳理这场争论的历史背景、演进脉络与核心议题,为中国读者提供理解经济理论变迁与制度实践的参照框架。经济学泰斗吴敬琏为本书专门作了序,他认为“本书关于秩序自由主义的讨论不仅仅与学术有关,更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未来。”

引来众多学界专家高度关注的本书探讨了秩序自由主义,强调规则与市场经济的紧密联系,强调尊重市场、企业家与消费者。秩序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市场需要规则,而不是放任不管”。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完全不受约束的“弱肉强食”的自由竞争会导致垄断、贫富分化甚至社会崩溃,所以政府必须建立一套“游戏规则”,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同时保护其他群体。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市场就像一场足球赛,企业作为球员可以自由发挥,但必须遵守规则亦即法律,政府作为裁判者负责维持秩序,否则比赛就会变成无序的乱殴。

2009年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德国发生了凯恩斯主义与秩序自由主义的观点论战。当时德国科隆大学决定取消过去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持秩序自由主义观点的教授开设的经济政策课程,代之以美式宏观经济学课程。这次转向引发了秩序自由主义学者与美式宏观经济学的学者之间的理论争论,涉及数学方法应用、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对立以及经济理念和政策导向分歧等多个层面。在论战期间有83个德国教授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了题为“拯救德国经济政策”的公开信。针锋相对的是,《德国商报》马上刊发了188名教授署名的公开信,提出“按照国际标准改造德国经济学”的口号。在这期间几乎德国所有有分量的经济学者都参与其中,以两个媒体为阵地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激烈讨论。

在秩序自由主义的理论中,其核心原则是市场需要“秩序”,竞争高于一切。秩序自由主义学者们认为,竞争是市场的灵魂,但竞争必须公平。比如大企业不能靠垄断压垮小公司,商家不能虚假宣传等,这些在当下已经成为常识。在这种经济理论中,政府的任务是制定反垄断法、打击欺诈、防止市场被少数人操控;国家是“裁判”,不是“球员”,不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专注制定规则。德国在二战后的社会市场经济是秩序自由主义的实践,即“市场自由+社会公平”,用市场竞争创造财富,再用税收和福利调节贫富差距,而法律是经济的基础和保证,所有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比如合同必须履行、产权受保护等。可以看到,秩序自由主义者强调,如果法律不健全,市场就会失信,最终崩溃。另外,货币则必须稳定。必须看到,德国秩序自由主义思想对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恰当设计是值得借鉴的,强调保护产权、防止私权被侵犯,同时认为政府应提供市场有效运作的社会政治前提,不能过度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凯恩斯主义则与之大相径庭。

本书通过还原德国经济学界的争论,不仅展示了德国经济学从历史学派到秩序自由主义等一系列发展历程对全球经济学界的启示,也引发了关于回归历史、社会、国别特色经济学还是采取普遍经济学原理的广泛思考。这种方法论之争不仅对经济界,更是对整个社会科学界都具有推动作用,提醒人们任何单一经济学理论都无法穷尽真理,应多种理论工具并用以解释复杂的现实世界。书中还强调制定经济政策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能单纯依赖数学模型,德国经济学界的这场争论如同镜子,各国学界亦可观人观己。

中国经济学人可从德国学界的讨论中汲取养分,关注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应对之策。应该说,秩序自由主义是一种综合思考方式,以集约规则经济学支撑经济政策,是一种制度性经济学。其“秩序”可从基于规则的经济政策框架理解,让个人在框架内自由做决定以获得良好经济结果。在后续发展中,凯恩斯主义与秩序自由主义等不同思想流派相互碰撞,面对不同经济冲击,德国采取了不同政策应对。例如在经济危机时,凯恩斯主义政策可短期应对冲击,而秩序自由主义规则则保障中期和长期经济成功。当前,德国经济在2019年后陷入停滞,工业生产受汽车行业冲击和欧盟监管影响损失较大,通胀受能源价格上涨和需求侧政策影响,劳动力市场虽保持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德国面临投资疲软,为解决这些问题,德国需要进行供给改革,降低监管水平,控制债务规模,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次秩序自由主义是否能够发挥出新的理论优势呢?到底哪种理论可以带领德国,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一条有别于英美经济学的发展之路,让我们保持一种远距离的观察。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