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彭磊、通讯员毕文武)近日,在荆州楚菜供应链交流会上,石首笔架鱼肚意向订单金额突破500万元。近年来,通过现代全产业链协同发力,石首笔架鱼肚年产值近9000万元,品牌价值高达8.6亿元,成为石首走向全国的一张美食名片。

笔架鱼肚是长江珍馐之一,取自长吻鮠腹中的鳔,色泽白中带绿,个大肥厚,细腻如脂。笔架鱼肚因鱼鳔的外形及纹理,酷似屹立在长江岸边的石首笔架山,故得名“笔架鱼肚”。
由于这种鱼全世界只有石首笔架山上下游长江的50公里江段内才有,产量非常有限,笔架鱼肚也是荆州老字号名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走进笔架鱼肚的生产加工车间,现代化生产线与传承600余年的非遗制作技艺相得益彰。
鲜活长吻鮠经宰杀后,工人迅速取出鱼鳔,挑选出笔架状、无血丝残迹的优质鱼鳔,在冰水池中清洗干净,去除内膜等杂物。一部分鱼鳔采用低温节能冷风式干燥。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原本柔软的鱼鳔摇身一变,成为色泽透明微黄、散发独特香味的笔架鱼肚成品。
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研发冻干技术延长保质期,创新“无油炸膨化”工艺降低油脂含量,运用电子控温真空膨化技术进行深加工,目前,笔架鱼肚已开发出即食型、预制菜型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年加工能力达300吨,年产值9000万元。

为解决笔架鱼肚源头供应问题,近年来,石首建立的国家级长吻鮠良种场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攻克长吻鮠人工繁育难题,鱼苗孵化率从最初的30%提升至如今的70%,每年向市场供应优质长吻鮠鱼苗超2000万尾。
石首市还利用三个大湖水面通过“人放天养”模式恢复长吻鮠野生种群,在笔架湾建立长吻鮠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创新“湖泊分段轮养”技术产出的长吻鮠,肉质紧实、鱼鳔肥厚饱满。目前,全市人工养殖面积达5000多亩,年产长吻鮠成鱼达150万斤以上。

通过成立笔架鱼肚协会,石首市制定统一生产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品质。目前,石首笔架鱼肚产品已进驻全国各大高端商超,除了在武汉、上海、广州等地设立销售专柜外,生产企业还与知名餐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将笔架鱼肚端上更多消费者餐桌。线上,借助电商平台,石首笔架鱼肚产品实现“一键直邮”,去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