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执行到位金额达9361.6万元 山阳区法院:努力让每份判决成为“看得见的正义”

时间:2025-05-08 12:4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5月7日,记者从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第一季度,执结各类案件1210件,执行到位金额达9361.6万元,执行质效核心指标居焦作市前列。

破解“执行难”是维护司法权威、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山阳区法院锚定“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以改革为笔、创新为墨,交出亮眼司法答卷。

创新构建“1+N”立体化执行联动新格局,山阳区法院通过“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执行工作质效全面提升。“1”即打造一支专业化执行队伍。该院统筹调配司法警察力量,组建执行警务保障专班,构建“执行法官+司法警察+书记员”办案团队,按照繁简分流机制,对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案件,实现快速处理;对复杂疑难案件,集中开展突破,形成“简案快办、难案精办”的高效执行模式。

“N”则是构建多元协同联动体系。该院新出台《关于建立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工作机制实施意见》,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通过大数据共享平台,查询被执行人身份、车辆、住宿等信息,并打出“悬赏执行+失信曝光”组合拳,除传统公告栏曝光外,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矩阵,定期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153人次,促使多起案件自动履行。

“1+N”立体化执行联动新格局建立后,该院执行案件平均结案用时同比缩短56天,涉民生和涉买卖合同案件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等核心质效指标持续提升。

在提升执行质效方面,山阳区法院全面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构建起“监管督办到人、责任精准到岗”的全流程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动态跟踪台账,对案件执行进度、财产查控结果进行“日调度、周通报、月考核”,确保每个环节都在监督之下。同时,组建专业分析研判团队,对查控财产进行价值评估、变现难度、处置风险等多维度研判,为一线执行团队提供精准化办案指引,让执行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预见性。

财产处置环节是执行工作的关键。山阳区法院成立“执行中心财产处置小组+第三方拍辅机构”一体化财产处置团队,对首执案件可供执行财产实行“一站式”服务。从财产查询、录入,到查封、调查、拍卖,全流程无缝衔接,力争在首执阶段完成财产变现。

典型案例彰显司法担当。在任某与姬某抚养权执行案中,面对双方家属20余人的激烈冲突,执行团队启动应急预案,一边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一边对家长开展“背靠背”调解,最终促成“半年缓冲期+孩子自主选择”的和解方案;在闫某探视权执行案中,承办法官创新“探视权执行日志”制度,通过微信小程序记录每次探视情况,对朱某设置“探视温馨提示卡”,既保障了非抚养方的合法权益,又避免对孩子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我们将持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让每份判决都成为‘看得见的正义’。”山阳区法院院长王曙光表示。